《千里江山图》露面 “故宫跑”再现
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文章作者:汪 沐
中国商报 汪 沐 不仅能找寻“元四家”画风开启的先河作品,还能跨越时空,感受当年那位18岁少年的艺术“野心”……金秋9月,故宫博物院接二连三推出的大展,让观众有点忙。 两年前,十年难得一见的《清明上河图》在故宫博物院面向公众展出,催生了一个新词汇——“故宫跑”。而自今年9月起,“故宫跑”的局面又将“重现江湖”。因为“赵孟兆页书画特展”“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等9大展览的相继亮相,在众多博物馆迷与艺术爱好者看来,无疑一场属于艺术的“狂欢盛宴”正在开启。 据悉,首先登场的是9月6日在故宫武英殿开展的“赵孟兆页书画特展”。共计126件难得一见的书画珍品由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文博机构提供,其中80%是国家一级文物。展品以赵孟兆页作品为主,兼有受其风格影响的其他名作,不仅全面涵盖了赵孟兆页一生中书法、绘画的经典作品,同时还展出了鲜于枢、钱选、黄公望、吴镇、文徵明、董其昌等名家作品,阵容可谓是“豪华至极”。 据介绍,此次“赵孟兆页书画特展”包括《行书归去来辞卷》《秋郊饮马图卷》《秋兴诗》《水村图》等经典之作。其中《水村图》卷以传统为材料创造了文人山水“写”的新风格,体现出书法的审美趣味,直接开启了“元四家”的画风,对明清文人画产生极大影响。还有赵孟兆页曾明确提出绘画与书法艺术在笔墨上相通:“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这段美术史上著名的论断为文人画强调用笔提供理论根据,而这首诗即出自《秀石疏林图》卷。 紧随“赵孟兆页”之后开展的“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中,《千里江山图》更是成为了明星展品。新中国成立以来只展出过三次、其作者王希孟在完成此画时仅仅是一位18岁的少年……这些亮点无疑提前就引爆了观众的热情。据悉,该展览共展出文物86件套,其中青绿山水《千里江山图》卷成于北宋末,长达11.9米,为宋代最长的画卷。该图以一幅完整的绢幅表现千里江山壮阔之景,被乾隆皇帝著录在《石渠宝笈·初编》里。有消息称,《千里江山图》曾经过一番命运多舛的岁月,1922年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将此图盗出宫,抗战胜利后失踪,解放初在北京的文物市场露面,被古董商所获,后移交文化部文物事业管理局(今国家文物局),1953年拨交故宫博物院。而此次展出也是《千里江山图》再次全卷展开。 除此之外,还有《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天禄永昌——故宫藏瑞鹿文物特展》《茜茜公主与匈牙利:17—19世纪匈牙利贵族生活展》等展览都将在9月陆续揭开“神秘面纱”。 “这些展览的特点是将满足观众的文化需求和揭示文史研究成果相结合,我们将不遗余力开辟更多展馆,以更多珍贵文物、更丰富的展览形式满足观众的期待。”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花 絮 9月15日,约900岁的《千里江山图》全卷午门开展。当日8时30分,故宫一开门,再次出现“冲刺跑”场面。观众想要靠近这幅画,需要连闯三关,排队时间约为3小时。对于排队观展的现象,一位博物馆人直言:“2013年《千里江山图》也曾全卷展出,但别说排队,观看者寥寥。4年过去了,人们排队观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众文化意识的提升。”澎湃新闻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副研究馆员王中旭介绍,“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以《千里江山图》为中心,在人们熟知的“水墨山水”外,系统梳理、展示中国历代青绿山水画的发展脉络。“有助于全面理解中国山水画及其艺术精神。此外,这类专门性展览也是故宫全面深入研究藏品成果的具体体现。”他表示。值得一提的是,有感于此前“石渠宝笈特展”引发长达14小时排队以及万人“故宫跑”的观展“盛况”,故宫此次专为《千里江山图》 定制了一个超长展柜,并将其置于开阔空间独立展示,以提升观展体验。《文汇报》 要构成如此丰富内涵的、体量庞大的展览,必须要有相当宏大而绵密的学术思维。比如赵孟兆页的书画流派传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艺术史命题。其中会牵涉画种、群体、真伪鉴定、皇家口味、家族风范、乃至文人书画的书卷气养成和文房雅致。如果事先没有清晰的学术视野和对书画史的精准把握,一个笼统的“赵孟兆页”,只需藏品挂出来就足以应世。大部分爱好者是“外行看热闹”,故而这次“特展”先声夺人,观众还未入故宫之门,即已经知道有“本展”“影响”“辨伪”“文雅”的展览观赏结构。如果再加上学术研讨会,这样的针对社会推广普及又立足学术的专业引导,是过去办藏品展者所未可梦见的。《杭州日报》 近年来故宫所推出的书画展其实并不算少,比如从2008年到2016年就有循环了三轮的“故宫藏历代书画展”。这对于拉近民众与故宫的距离、与艺术珍品的距离,都是难得的良机。而事实上,那些由历史尘封的书画作品,其实就该多拿出来“晒晒”,让民众多点一见真容的机会。相关资料显示,故宫博物院收藏有除帝后书画外的历代绘画作品4.5万余件、书法作品5万余件,基本能够反映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络,可谓是一笔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巨大艺术财富。不过,至今拿出来展览的书画作品数量与其总量比较起来,还是显得比例太小。《光明日报》
·上一篇文章:庆祝中德建交45周年 德国当代艺术大展在京举行
·下一篇文章:我国最古老的手抄本《古兰经》首次公开展览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sstq.cn/news/artnews/1792012349J9B7HEKHG34H0G435E6J.htm
友情提醒: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时尚休闲网观点,中国时尚休闲网提供的内容和资讯仅供读者参考。部分文章采编自网络,如有侵权,可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内容
刘丹 |
佚名 |
毛思倩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王云河 |
佚名 |
尹学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