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雕——风靡南国的寒地艺术
来源:新华网 文章作者:张建华
新华网广州2月9日专电(记者 张建华)冰雕,一种典型的北方寒地造型艺术,在现代科技的助推下,正在翩然来到南方人的家门口,在冰雪罕至的南国城市屡屡掀起“观冰”热潮。 北国冰雕汹涌“南下”,让南北方文化在“冰火两重天”的鲜明对比中,开启了深度交流与融合的无限可能。 冰雕艺术汹涌“南下” 在刚刚过去的4个月之中,中国热带城市海口和北回归线以南的亚热带城市深圳、中山、南宁、广州等地分别举办了规模可观的“冰雕展”或“冰雪节”,观者如潮。南方居民难得一见的北国冰雕,逐渐掀开了神秘的面纱,尽显妩媚俏丽。 日前,首届“广州·哈尔滨冰雕科学艺术展”在广州开展,计划展出一年,美轮美奂的大型冰雕艺术搬到了南国花城,南方观众络绎于途,争睹千姿百态的冰雪艺术。 “我们之所以选择在广州举办这次冰雕展,除了想向南方观众全面展示北方冰雕,也想让南北文化在此产生更多碰撞和交流。”“广州·哈尔滨冰雕科学艺术展”艺术总监徐双印告诉记者。 记者在冰雕展现场看到,1000多平方米的室内展厅里,不乏岭南特色风物造型:西关大屋、海洋世界、龙舟竞渡……来自北方的冰雪艺术家,迅速吸收着南方文化的精髓,将关东文化与岭南文化熔于一炉,倾力打造“冰雪南国”,令本土观众倍感新奇的同时也倍感亲切。 据介绍,当代中国冰雕艺术发端于东北地区的“冰灯”。上世纪六十年代,“冰城”哈尔滨市开始在冬季组织冰灯游园会,以简单模具冻制千盏冰灯,展出之日,轰动全城。此后,哈尔滨冰灯进一步拓展为形式多样的冰雪艺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从自娱自乐转向产业运作,从民间活动变成政府行动,从一城之景跃为国际奇观。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冰雕艺术开启了“走向世界”的征程,陆续到法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印尼、南非、越南、新加坡等几十个国家展出,屡获殊荣,不仅受到当地艺术圈的关注,也赢得当地普通民众的喜爱。 有关专家认为,冰雕艺术汹涌“南下”与“西进”,不但丰富了中国南方观众和海外观众的艺术体验,更把中国冰雪艺术的精华传遍世界各地,推动了中国南北文化、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合作。 现代冰雕: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联姻 冰雕在海外同样广受欢迎。俄罗斯、加拿大、拉脱维亚、美国阿拉斯加等寒地国家与地区每年举办大型国际性冰雕比赛或展览;荷兰、瑞典的季节性“冰雕旅馆”吸引无数国际游客竞相体验;“中东明珠”迪拜拟在夏季气温超40℃的沙漠中建造终年不化的“冰雕酒店”,引领全球建筑时尚。全球各地如奇葩般绽放的各色冰雕,是冰雪造型艺术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成果。 现代科技的加盟,为冰雕艺术带来一场“视听革命”,大大丰富了冰雕的艺术形态,拓展了其生存时空。以往,冰雕只能在高纬地区的冬季“昙花一现”,如今,现代技术打造的多功能室内“冰窟”可让冰雕与沙漠共舞,与赤道同眠,争百花之艳,夺日月之光,把气候、纬度、地域筑起的藩篱全部打破。 正在举行的“广州·哈尔滨冰雕科学艺术展”上,记者发现:金光闪闪的冰雕弥勒大佛中植入了低温节能的LED灯,五彩斑斓的冰雪龙舟使用了清洁环保的彩色冰块,巧妙灵动的音乐让冰肌雪骨也能发出天籁之音……冰雕,早已超越了“银装素裹”的静态单色世界,在现代“声、光、电”技术的协助下,塑造出如梦如幻的动态冰雪仙境。 冰雕之美,美在包容。有近30年从业经验的国家高级冰雕技师、“广州·哈尔滨冰雕科学艺术展”总设计师之一姜洪珊告诉记者,现代冰雕是一门集绘画、雕塑、建筑、园林、音乐、灯光、舞美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对从业者的要求很高。“没有灯光,体现不出冰的特色;没有绘画和雕刻的基础,不可能做好冰雕;做冰雕还要懂一些建筑原理,把握好支撑点,否则难以矗立。” 冰雕之技,技耀群芳。冰雕制作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从原料到成品,需要制冰师、设计师、冰建师、冰雕师等众多能工巧匠的通力合作。 光是冰雕所用的原料——冰块,就有很多学问在里头。“广州·哈尔滨冰雕科学艺术展”艺术总监徐双印介绍说,冰雕中大量使用的“透明冰”和“彩冰”,质量要求都很高:“透明冰”需要用流动的水才能冻结而成,大多要请专业制冰师来生产;而“彩冰”则需要使用达到食用级别的色素精心调配,才能做出理想的色彩。 冰块做好之后,还需要冰建师根据设计师的要求“粘合”冰块、“砌筑”母版,冰雕师在母版的基础上“去大料”“出大型”;粗雕之后更须细琢,冰叉、大平铲、小平铲、脚刀、冰锯等专业工具轮番上阵,勾轮廓,做肌理,琢表情,赋予冰雪以生命。此外,有时还需要请灯光师补光,请音乐家配乐。一件冰雕作品,通常凝聚了众多冰雪匠师的心血。 冰雕艺术家:尝尽“人间冷暖” 冰雕,让艺术家瞬间感受“人间冷暖”,让从业者深刻体味“人生苦乐”。 姜洪珊告诉记者,一个合格冰雕技师的养成,不仅需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还需要适应冷热不均的工作环境,更需要长期“顶风冒雪”辛勤磨练。 “冰雕既是艺术,也是重体力活。”姜洪珊说,“尤其在南方的夏天,做冰雕有时是很难受的:外面热得不行,换上棉服进了工作间又冷得够呛、捂得难受。有些艺术家在一冷一热之间,就很容易得感冒,所以我们只要出去做冰雕,尽量多带感冒药。” 护腕、棉手套、棉靴,更是冰雕技师必备用品,以防在严寒的工作环境下被“冻伤”“碰伤”。 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投身于冰雕事业的黑龙江艺术家许延飞表示,很多同行在从事冰雕工作之前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但是从平面艺术转到立体艺术、从二维空间转到多维空间,仍然需要实践很长时间才能抓住“感觉”;悟性好的人,通常也要练上三五年才可以入行。 再苦,再累,再难,都挡不住中国冰雕艺术家们心中熊熊燃烧的“冰雪之梦”。“我们热爱冰雪事业。这种迅速呈现、迅速造型的能力,使之拥有无限的创造空间,令我们无法割舍。”许延飞说。 更美,更大,更持久——中国冰雕艺术家一刀一铲地努力着,为自己雕琢出华丽的艺术生涯,为家乡塑造了崭新的朝阳产业,更为世界描绘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
·上一篇文章:各类培训班街边揽活 搭车艺考
·下一篇文章: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饶宗颐抵杭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sstq.cn/news/artnews/122101740291950871973I8BHE26F8D.htm
友情提醒: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时尚休闲网观点,中国时尚休闲网提供的内容和资讯仅供读者参考。部分文章采编自网络,如有侵权,可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