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久历史文化的淘洗下,中华民族逐渐形成全社会所共同认可的明确的价值观,即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与中华文化传统相适应相承接的价值观。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观,“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观,“全国一盘棋”的大局观,“先人后己”的道德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求同存异”的认识观,“和而不同”的哲学观,“修己安人”的内省观……尽管构成价值观的因素十分复杂,哲学、历史、文化、宗教、民族都在其中有所体现,但不影响它浸透人们的日常生活。万流归宗,其本质是拥有共同的价值坐标。
近年来,美西方构筑所谓“民主国家联盟”,推行“价值观外交”,加快实施遏制中国的战略。遏制战略并非始于今日,因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如今的意识形态领域较量更加激烈。
1945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杜勒斯发表了一篇阐述其价值观塑造的演讲,其主要观点是:第一,“我们将倾其所有,拿出所有的黄金,全部物质力量,把人们塑造成我们需要的样子,让他们听我们的”;第二,“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会变的。只要把脑子弄乱,我们就能不知不觉地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并迫使他们相信一种经过偷换的价值观念”;第三,“我们将不知不觉地,但积极地、经常地促进他们的官员恣意妄为,而诚信和正派将被人耻笑,变成人人所不齿的不合时宜的东西”。
虽然这篇演讲发表距今已几十年,国际形势也已发生深刻变化,但价值观博弈的严峻挑战依然存在,美西方通过价值观对我渗透和颠覆的企图从未改变。互联网时代,更是借助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把经过包装的文化产品、加以变形的新闻报道和装腔作势的学术话语通过互联网更加便捷地渗透进多种产品和服务中。
从近两年的网上舆情事件来看,价值观较量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
在议题设置上,宣扬“西式民主”,污蔑中国是威权国家,应引进“三权分立”的西方制度,真实意图是攻击中国政治制度;宣扬“新自由主义”,鼓吹市场化、私有化,重点打击中国国有经济,企图摧毁国家经济命脉;宣扬“普世价值”,用所谓民主、自由等话术,企图占据道义制高点,搞乱人们的思想;宣扬公民社会理念,把国家、集体、个人利益有意对立起来,挑拨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宣扬西方“新闻自由”,用所谓公正、客观,掩盖其仇华反共本质,把新闻报道变成“颜色革命”利器。
在传播方式上,一方面,利用新闻报道的强势传播,歪曲事实、造谣污蔑,以莫须有的罪名和似是而非的观点,扰乱人们的判断,“把人们的脑子搞乱”,在涉台、涉港、涉藏、涉疆等问题上,西方敌对势力大肆开展网上攻击,企图破坏中国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另一方面,以文化“软实力”从细小处渗透,利用包括电影、书籍、展览、讲座、学术研讨、专业会议等渠道贩卖“文化毒品”,特别是在海外招募一些仇华帮手混迹于互联网,打着生活化“软文”的幌子行价值观诱导之实。
有研究者发现,美西方所谓“价值观外交”实际是对“威胁”美国霸主地位的国家进行围堵、围剿,最终将其搞垮。一些沉痛的教训告诉我们,美西方之所以紧紧抓住价值观不放,正是因为他们知道要实现某种政治企图必先从意识形态入手,通过“正当性、道义性、合法性”装饰,“不知不觉地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并迫使他们相信一种经过偷换的价值观念”。对此,我们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2020年12月19日,在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蒲鞋市街道浙江创意园举办的“瓯韵新生·非遗传承”文创市集活动中,网络名人发挥网上价值观引领作用,开展中国文化网上宣传,在直播中向网友介绍竹丝镶嵌非遗手工技艺。
价值观引领一刻都不能放松